后五子篇南昌余曰德
才士地不乏,岷峨所钟英。
之子试为令,快若刃发硎。
循吏在中牟,亦足垂其名。
改途遵词苑,方驾结齐盟。
雅郑纷奏前,至耳选其正。
白雪发高倡,下流皆令声。
安得凌风翰,长翱于玉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这里泛指四川地区。
- 刃发硎:硎(xíng),磨刀石。刃发硎,比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 循吏:遵循正道的官吏。
- 中牟:地名,今河南省中牟县。
- 词苑:指文学创作的领域。
- 方驾:并驾齐驱,比喻才能相当。
- 齐盟:同盟,这里指文学上的同道。
- 雅郑:雅,指高雅的音乐或文学;郑,指郑国的音乐,后泛指通俗的音乐或文学。
- 白雪: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下流:这里指文学作品的流传。
- 令声:美好的名声。
- 凌风翰:翰,指鸟的翅膀。凌风翰,比喻高飞。
- 玉京:道教中天帝的居所,这里比喻文学的高境界。
翻译
才子之地从不缺乏,岷山和峨眉山所孕育的英才。 这位子尝试成为县令,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同利刃从磨刀石上新发。 作为遵循正道的官吏在中牟,也足以留下他的名声。 后来改走文学创作的道路,与同道并驾齐驱,结成文学上的同盟。 高雅与通俗的文学作品纷呈眼前,他能从中选出真正的美。 高雅的文学作品发出高亢的吟唱,其流传下来的都是美好的名声。 如何能够乘风高飞,长久地在文学的高境界中翱翔。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余曰德的才华与成就,从他为官到文学创作的转变,展现了他的多方面才能。诗中通过“刃发硎”、“循吏在中牟”等形象的比喻,突出了余曰德的才能和名声。后文则通过“白雪发高倡”等词句,表达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以及希望他能在文学领域达到更高境界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才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