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助甫

哭罢高天听转遥,中原极目莽萧萧。 谁怜蓟苑飞霜薄,不救秦庭赤日骄。 事去几人馀旧迹,穷来何地折吾腰。 虚劳九辨哀湘手,惨淡浮云未可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天:指天空,比喻朝廷。
  • 极目:尽眼力所及,向远处望。
  • 莽萧萧:形容荒凉萧瑟的样子。
  • 蓟苑:指蓟州,今河北省北部一带,古时为边塞之地。
  • 飞霜薄:比喻边塞的艰苦环境。
  • 秦庭:指秦国,比喻朝廷。
  • 赤日骄:形容天气炎热,比喻朝廷的严酷。
  • 事去:指过去的事情。
  • 旧迹:指过去的痕迹或遗迹。
  • 穷来:指处境艰难。
  • 折吾腰:比喻屈服或妥协。
  • 九辨:指九篇辨析文章,比喻深奥的学问或复杂的道理。
  • 哀湘:指哀悼屈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在湘江。
  • 惨淡:形容心情或景象的凄凉。
  • 浮云:比喻变幻无常的事物。

翻译

哭泣之后,天空似乎更加遥远,我极目远望中原大地,只见一片荒凉萧瑟。 有谁怜悯蓟州边塞的艰苦环境,却无法缓解朝廷的严酷。 过去的事情留下的痕迹已经不多,处境艰难时,我又能向何处屈服? 徒劳地用深奥的学问去哀悼屈原,但那凄凉的浮云却无法招回。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高天”、“中原”、“蓟苑”、“秦庭”等词语,构建了一个广阔而悲凉的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坚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