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府樊山王:指明代荆王府的樊山王,荆王是明代的一个藩王封号。
- 文草:指文学作品,草稿。
- 虹光:彩虹的光芒,比喻文采或才华。
- 少微:星名,古代常用来比喻隐士或贤人。
- 物色:寻找,挑选。
- 渔矶:渔人垂钓的岩石,比喻隐居之地。
- 白马:白色的马,这里可能指高洁之士。
- 练:白色的丝绸,比喻纯洁。
- 黄梅:指黄梅季节,也可能是指黄梅戏,这里比喻文学作品。
- 拟受衣:准备接受衣钵,比喻准备接受教诲或传承。
- 泽兰:一种香草,比喻美好的文学作品。
- 荆璞:未雕琢的玉石,比喻未被赏识的才华。
- 竹素:指竹简和白绢,古代用来书写的材料,比喻文学作品。
- 千秋业:指流传千古的事业。
- 敬礼:尊敬,敬重。
翻译
我时常倚着彩虹般的光芒,作为隐士之星,却无人来寻找我这渔矶之地的隐者。 人们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如白练般的高洁,而我的诗作却愿意在黄梅时节接受教诲。 我的袖中藏着泽兰般的美文,忧愁它传信遥远,怀中的荆璞却因工匠稀少而怨恨。 我也知道,文学作品是千秋万代的事业,人间对于这些作品的敬重与否,自有是非之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文学才华未被充分赏识的忧愁与自傲。诗中,“虹光”与“少微”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隐逸,而“渔矶”则暗示了他的隐居生活。通过“白马”与“练”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高洁品格。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泽兰”与“荆璞”来比喻自己的文学作品和才华,表达了对作品流传和被认可的渴望。最后,诗人强调文学作品的千秋价值,暗示了对于作品评价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摘桑葚作供二绝 》 —— [ 明 ] 王世贞
- 《 读史有感十二首 》 —— [ 明 ] 王世贞
- 《 信阳王子祖嫡过访王子能文章谈诗而不饮酒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僧游五台 》 —— [ 明 ] 王世贞
- 《 沙头送曹甥比部之京作 》 —— [ 明 ] 王世贞
- 《 白光禄自晋陵枉驾海上感旧有赠 》 —— [ 明 ] 王世贞
- 《 再别殿卿时余方有家难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