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使西华王公七十乃弟旸谷公亦六十九矣子念乞言为寿
西华山头西母过,喜君花萼媚烟萝。
从知啖蔗流光美,况复分柑乐事多。
门有鉴湖堪贺季,室无天女胜维摩。
埙篪别是千年曲,不唱平原奈乐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使:古代官名,指掌管法律、刑狱的官员。
- 西华:山名,此处可能指地名或人名的一部分。
- 王公:对贵族或高官的尊称。
- 七十:指年龄七十岁。
- 旸谷:地名,也可能指人名的一部分。
- 六十九:指年龄六十九岁。
- 子念:人名。
- 乞言:请求赠言或祝福。
- 西母:指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 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媚烟萝:形容景色或人物美好如烟萝般迷人。
- 啖蔗:吃甘蔗,比喻享受甜美的事物。
- 流光:流逝的光阴,指时间。
- 分柑:分享柑橘,比喻分享快乐或美好事物。
- 鉴湖:地名,也可能指镜子般的湖水。
- 贺季:祝贺季节,也可能指祝贺某人。
- 天女:神话中的仙女。
- 维摩:佛教人物,维摩诘,智慧与辩才的象征。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比喻和谐的音乐或声音。
- 千年曲:指流传千年的乐曲,比喻经典或传统。
- 平原:地名,也可能指普通的、平凡的事物。
- 奈乐何:如何能不快乐。
翻译
西华山头,西王母经过,欣喜你如花萼般美好,迷媚如烟萝。 从知享受甘蔗的甜美,时光美好,何况还有分享柑橘的快乐事多。 门前有如镜的湖水,足以祝贺季节,家中没有天女,却胜过维摩的智慧。 埙篪奏出的是千年流传的和谐曲调,不唱平凡的歌谣,如何能不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为祝贺王公七十岁生日而作,诗中充满了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赞美。通过西王母、花萼、烟萝等意象,描绘了王公的高贵与美好。诗中“啖蔗流光美”和“分柑乐事多”表达了对甜美生活和分享快乐的向往。结尾的“埙篪别是千年曲,不唱平原奈乐何”则强调了传统与经典的和谐之美,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超越,体现了诗人对王公长寿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