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 苜蓿: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广文馆中的植物。
- 广文:指广文馆,古代的学府。
- 潘家:指潘岳,晋代文学家,因其家多花木而闻名。
- 柯:树枝。
- 上书:向君主或上级提出建议或请求。
- 新礼乐:新的礼仪和音乐制度。
- 可能:这里意为“岂能”。
- 为政:从政,治理国家。
- 弦歌:古代的一种教育方式,以弦乐器伴奏歌唱,这里指教育工作。
- 丹砂:一种矿物,古代用于炼丹。
- 勾漏: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 桂酒:用桂花酿制的酒,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 博罗:地名,位于今广东省。
- 君身:指王司训。
- 仙骨:指有成仙的潜质。
- 双凫:传说中仙人所骑的鸟。
- 明河:银河。
翻译
广文馆中苜蓿随风萧萧,转眼间潘岳家的花木已满枝头。 你长久以来上书提出新的礼乐制度,又岂能厌倦于治理国家的教育工作。 炼丹不必远寻勾漏仙境,近处的博罗就有闻名的桂花美酒。 你自身具备成仙的潜质,双凫飞翔不是遥远的事,银河也非遥不可及。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送别王司训赴任和平令时所作。诗中通过广文馆的苜蓿、潘家的花木等意象,描绘了王司训的文化背景和才华。诗中提到王司训上书新礼乐,表达了对他在政治和教育上贡献的赞赏。后两句则以仙境、桂酒等寓意,暗示王司训有超凡脱俗的潜质,未来可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王司训的祝福,也展现了对理想政治和教育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