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楚:指战国时楚国疆域,分为西楚、东楚、南楚,这里泛指楚地。
- 骚坛:指诗坛,文学界。
- 五朝:指五个朝代,这里可能指明朝之前的五个朝代。
- 洗耳:比喻专心倾听,这里指因为名声好而被人称赞。
- 辞印:指辞去官职。
- 杖朝:指年老,古代有“杖国之年”、“杖朝之年”的说法,分别指七十岁和八十岁。
- 前茅:古代行军时,前哨的士兵手持茅草作为标志,这里比喻先驱或前辈。
- 索然:形容没有兴趣,感到乏味。
翻译
在三楚之地,您在诗坛上独领风骚,超越了五朝的文人,您总是领先一步。 因为您的名声如雷贯耳,人们常常提起,您的诗句发自内心,流传后世。 时光荏苒,您可以忘却辞官的往事,如今已接近杖朝之年。 奇怪的是,尽管我百战不殆,但与您相比,一旦接触到您的诗篇,便感到索然无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太仆王翁在诗坛上卓越成就的敬仰之情。诗中,“三楚骚坛独汝贤”一句,即赞美了王翁在楚地诗坛的独特地位和才华。后文通过“洗耳”、“自心”等词,进一步强调了王翁名声的广泛传播和其诗作的真诚与深远影响。结尾的“怪来百战难为敌,才接前茅已索然”则巧妙地以战争比喻,表达了与王翁相比,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匹敌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王翁诗才的无比推崇。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题阙 》 —— [ 明 ] 王世贞
- 《 太保刘文安公挽诗十咏 》 —— [ 明 ] 王世贞
- 《 庚午元日试笔 》 —— [ 明 ] 王世贞
- 《 谢吴断事惠茶笋歌一章 》 —— [ 明 ] 王世贞
- 《 秋日赵司农刘水部邀游云龙山放鹤亭同子与赋 》 —— [ 明 ] 王世贞
- 《 十二绝句送敬美弟闽中学政 》 —— [ 明 ] 王世贞
- 《 杨柳枝 》 —— [ 明 ] 王世贞
- 《 术士孔生种种变幻狡狯见而赠以四绝句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