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前韵奉酬徐宗伯见和之作时公有书劝驾诗尾亦及之

三见咸阳哭李斯,一归东海十成期。 毋论启事人堪笑,忽得除书已亦疑。 野性云霄终自浅,主恩天地欲谁私。 纵令伏枥雄心在,犹忆羊肠踠足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迭前韵:按照前人的诗韵作诗。
  • 奉酬:回赠诗作。
  • 徐宗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见和之作:指徐宗伯根据王世贞之前的诗作所作的和诗。
  • 劝驾:劝说某人出仕或接受官职。
  • 咸阳:地名,今陕西省咸阳市,古时为秦国都城。
  • 李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赵高陷害而死。
  • 东海:泛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 除书:任命官员的文书。
  • 伏枥:指马匹被拴在马槽边,比喻人才未得重用。
  • 踠足:(wǎn zú),脚踝扭伤,比喻遭遇挫折。

翻译

三次在咸阳为李斯哭泣,一次回到东海,十年期待成空。 不必说启事中的人令人嘲笑,忽然得到任命书,我自己也感到疑惑。 野性的云霄终究显得浅薄,主上的恩情如同天地,我又能私自拥有谁呢? 即使雄心壮志仍在,如同被拴在马槽边的马,仍记得那羊肠小道上脚踝扭伤的时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三见咸阳哭李斯”借用历史典故,暗示了诗人对权势更迭的无奈和对前人悲剧的同情。“一归东海十成期”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后两句通过对“除书”和“主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最后,“纵令伏枥雄心在,犹忆羊肠踠足时”则抒发了诗人虽有雄心,但仍难忘过去的挫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