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怀
衰周渝王纪,战伐浩相寻。
兵戈无宁绪,诗书故不任。
贾竖亦钓奇,王孙折豪心。
片言双白璧,一字千黄金。
虽非吐哺节,收名良已深。
挟瑟华阳宫,朱门日沈沈。
所以蓬蒿士,宁为抱膝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衰周渝王纪:指周朝末年,国家衰败,王室纪纲不振。
- 战伐浩相寻:战争频繁,不断发生。
- 兵戈无宁绪:战争不断,没有安宁的时刻。
- 贾竖亦钓奇:商人也追求奇特之物。贾竖,指商人。
- 王孙折豪心:贵族子弟失去了豪迈的心志。
- 片言双白璧:一句话就像两块白璧一样珍贵。
- 一字千黄金:一个字价值千金。
- 吐哺节:指节俭。
- 收名良已深:名声已经很深远。
- 挟瑟华阳宫:带着瑟琴在华阳宫中。
- 朱门日沈沈:贵族的门第日渐衰落。朱门,指贵族的门第。
- 所以蓬蒿士:因此那些在野的士人。蓬蒿士,指在野的士人。
- 宁为抱膝吟:宁愿独自抱膝吟诗。
翻译
在周朝末年,国家衰败,战争频繁不断。在这样的时代,战争没有安宁的时刻,诗书也无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商人们也追求奇特之物,而贵族子弟却失去了豪迈的心志。一句话就像两块白璧一样珍贵,一个字价值千金。虽然这不是节俭的表现,但名声已经很深远。带着瑟琴在华阳宫中,贵族的门第日渐衰落。因此,那些在野的士人宁愿独自抱膝吟诗,也不愿涉足纷扰的世俗。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周朝末年社会动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战伐浩相寻”、“兵戈无宁绪”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频繁和残酷,而“贾竖亦钓奇”、“王孙折豪心”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最后,诗人以“蓬蒿士”自喻,表达了自己宁愿远离世俗,保持清高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
- 《 初夏屏居山亭与国手刘君对奕倦偶拈长庆集得一绝句云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非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时郡将以倭警出师而刘君姓与事有相合者因戏书赠之仍和二绝于后 》 —— [ 明 ] 王世贞
- 《 赠临淮李小侯 》 —— [ 明 ] 王世贞
- 《 不寐 》 —— [ 明 ] 王世贞
- 《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 》 —— [ 明 ] 王世贞
- 《 肖甫司马贻书有归欤之思而受脤出督寄此识感 》 —— [ 明 ] 王世贞
- 《 寄家弟振美 》 —— [ 明 ] 王世贞
- 《 孟孺同方君见枉山园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