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父:指年老的长者。
- 哀龚生:哀悼龚生,龚生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因不接受官职而自杀。
- 天年:自然的寿命。
- 胡:为何。
- 轻掷:轻易抛弃。
- 孙登:三国时期魏国的隐士。
- 诮:责备。
- 中散:指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音乐家,曾任中散大夫。
- 含龙德:比喻具有高尚的品德。
- 被裘:穿着皮衣。
- 舍遗金:舍弃遗留下来的金钱。
- 恶在:何在。
- 留其迹:留下痕迹。
- 生名为杀身:活着的名声导致死亡。
- 君平:指严君平,西汉时期的隐士。
- 悟真易:领悟真正的道理。
- 二士:指龚生和嵇康。
- 四贤:指孙登、嵇康、严君平和其他一位贤人。
- 胎余则:指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是后人的榜样。
- 知白而守黑:知道光明却守住黑暗,比喻知道真理却保持沉默。
- 天下式:天下的典范。
翻译
年老的长者哀悼龚生,为何轻易抛弃了自然的寿命。孙登责备嵇康,他不能具备高尚的品德。穿着皮衣却舍弃了遗留下来的金钱,何必要留下痕迹。活着的名声导致了死亡,严君平领悟了真正的道理。龚生和嵇康虽然不显赫,但孙登、嵇康、严君平和其他一位贤人的行为和思想是后人的榜样。知道光明却守住黑暗,这才是天下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龚生、嵇康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老父哀龚生”一句,即是对龚生轻生行为的哀悼,也是对生命价值的反思。随后的“孙登诮中散”等句,通过对比孙登和嵇康的不同选择,探讨了如何在世俗与道德之间做出抉择。最后,“知白而守黑,乃为天下式”一句,提出了在明与暗之间保持平衡的智慧,强调了隐忍与坚守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登马岭关口 》 —— [ 明 ] 王世贞
- 《 题阙 》 —— [ 明 ] 王世贞
- 《 题沈启南画林居图和韵专诸要离 》 —— [ 明 ] 王世贞
- 《 送朱象玄太史使武昌楚府 》 —— [ 明 ] 王世贞
- 《 别于鳞子与子相明卿十绝 》 —— [ 明 ] 王世贞
- 《 肖甫有中山开府之报喜而有寄 》 —— [ 明 ] 王世贞
- 《 余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绝句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亦见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 》 —— [ 明 ] 王世贞
- 《 由郧江抵均州即事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