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补春夜宴桃李园诗

· 成鹫
群季追欢兴不孤,芳园娇鸟唤提壶。 名花自种还同赏,家酝新篘不待沽。 素魄影边添蜡烛,绿茵深处布氍毹。 可能后会频相觅,长愿高阳作酒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群季:指众多兄弟。
  • 提壶:指提壶鸟,又名提壶芦、提葫芦,因叫声如“提壶”而得名。
  • 家酝:家中自酿的酒。
  • 新篘:新酿的酒。篘(chōu),指滤酒的器具,这里指新酿成的酒。
  • 素魄:指月亮。
  • 氍毹:(qú shū),一种毛织的地毯。
  • 高阳:指高阳酒徒,典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后泛指好饮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翻译

众多兄弟一同追寻欢乐,兴致盎然,不感孤单,美丽的花园中娇嫩的鸟儿呼唤着提壶。 自己种植的名花,大家一同欣赏,家中新酿的美酒无需外出购买。 月光下,我们增添了蜡烛的光辉,绿草如茵的深处铺着柔软的毛毯。 希望以后能频繁地相聚,长久地成为高阳那样的酒徒,享受酒宴之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夜花园中兄弟欢聚的温馨画面。诗中,“群季追欢”展现了兄弟间的亲密无间,“芳园娇鸟”与“名花自种”共同营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景。家酿的新酒和月光下的蜡烛,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温馨。结尾的“长愿高阳作酒徒”表达了对这种欢乐时光的珍惜与向往,希望这样的聚会能够常在,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乐与自然美景的热爱。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