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曹茂才

· 成鹫
谁家才子骋神騧,半月池头当渥洼。 赤汗散蹄如脱兔,青丝垂鬓似雏鸦。 董帷早下从生草,硎谷今来不种瓜。 有约到城重问讯,蓝袍遮莫笑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骋神騧(chěng shén guā):形容才华横溢,如同神马一般。
  • 渥洼(wò wā):指肥沃的土地,比喻良好的环境。
  • 赤汗散蹄:形容马奔跑时汗水四溅的样子。
  • 雏鸦:小乌鸦,比喻年轻。
  • 董帷:指董仲舒的帷帐,比喻学问之地。
  • 硎谷:磨刀石的凹槽,比喻磨练之地。
  • 种瓜:比喻从事平凡的农事。
  • 蓝袍:指士人的服装。
  • 袈裟:和尚的服装。

翻译

谁家的才子展现着非凡的才华,就像在半月池头那肥沃之地驰骋的神马。他奔跑时汗水四溅,动作敏捷如脱兔,年轻而有活力,就像刚出生的小乌鸦。他早早地离开了学问之地,那里长满了野草,如今他来到磨练之地,不再从事平凡的农事。我与他约定在城中再次相见,希望他不要笑我这身和尚的袈裟。

赏析

这首作品以马喻人,通过描绘才子的形象和经历,表达了对其才华和选择的赞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骋神騧”、“赤汗散蹄”、“雏鸦”等,生动地展现了才子的风采和活力。同时,通过“董帷”和“硎谷”的对比,突出了才子从学问到实践的转变。最后一句则带有自嘲和幽默的意味,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