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日辞朝之山西

· 祁顺
扶桑日上晓鸡号,玉殿红云拜赭袍。 长乐钟声闻去远,太行山色望来高。 宣尼愤乐宁知老,召虎旬宣岂惮劳。 九万扶摇心尚在,肯随群雀恋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传说太阳从这里升起。
  • 赭袍:古代皇帝的袍服,这里指皇帝。
  • 长乐: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皇宫。
  • 宣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召虎:古代传说中的勇士,这里比喻忠诚勇敢的人。
  • 旬宣:指周游宣讲,这里指传播儒家思想。
  • 九万扶摇:比喻志向远大,出自《庄子·逍遥游》。
  • 蓬蒿:指野草,比喻平凡的生活。

翻译

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晨鸡开始啼鸣,我在玉殿中向穿着红云般赭袍的皇帝拜别。长乐宫的钟声渐渐远去,我望向高耸的太行山。孔子虽然年老,但他的愤世嫉俗和对知识的追求从未停止,召虎般的勇士传播儒家思想,又岂会害怕辛劳。我的志向如同九万里的扶摇直上,心中依然怀揣着远大的梦想,怎肯随波逐流,与平凡的野草为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别朝廷,前往山西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扶桑、赭袍、长乐钟声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皇宫的庄严与远行的高远。后两句通过对孔子和召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最后以“九万扶摇”自比,表明了诗人不甘平庸,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