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夕陈方伯廉夫招饮

· 祁顺
画堂红烛照深更,对景相看感至情。 秋色正当今夕半,月轮应似故乡明。 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 却恐宦途容易别,思君何处可寻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以营造节日或喜庆的氛围。
  • 深更:深夜。
  • 对景:面对景色。
  • 至情:深厚的情感。
  • 月轮:指月亮。
  • 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
  • 宾主:宾客与主人。
  • 宦途:官场生涯。
  • 寻盟:寻找盟友或知音。

翻译

在装饰华丽的厅堂中,红烛高照直到深夜,面对这美景,我们相互看着,感受到了深厚的情感。秋天的景色正好在今晚过半时达到顶峰,月亮应该和故乡的一样明亮。我们共饮一樽酒,醉得忘记了宾主之分,四海之内交的朋友就像是兄弟一样。只是担心在官场生涯中容易分别,到哪里去寻找你这样的盟友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晚与友人共饮的情景,通过“画堂红烛”、“月轮应似故乡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怀旧的氛围。诗中“一樽酩酊忘宾主,四海交游即弟兄”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涯中友情易逝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隐忧。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