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生携儿归省

· 成鹫
秋风迢递雁南飞,前路家山入望微。 片席挂随羊角去,轻车载得凤毛归。 北堂娱老熊将和,东阁招欢蜡并辉。 想到园林多乐事,解装先理旧莱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家山:家乡的山,代指家乡。
  • 片席:指小船或小舟。
  • 羊角:比喻旋风,这里形容小舟随风而行。
  • 凤毛: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物,这里指周生的儿子。
  • 北堂:指母亲的居室,也代指母亲。
  • 熊将:指周生的儿子,取名熊将,意为像熊一样强壮的将领。
  • 东阁:指招待宾客的地方。
  • 蜡并辉:蜡烛的光辉,比喻欢乐的气氛。
  • 莱衣:古代一种宽大的衣服,这里指周生的儿子穿着莱衣。

翻译

秋风遥远,雁群南飞,前方的路途让家乡的山显得微小。 小舟随风而行,轻车载着珍贵的儿子归来。 母亲在北堂享受天伦之乐,熊将和东阁的欢乐气氛如同蜡烛的光辉。 想到园中的许多快乐事情,解开行装,先整理好旧时的莱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送别友人携子归乡的情景,通过“秋风”、“雁南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遥远而温馨的氛围。诗中“片席挂随羊角去,轻车载得凤毛归”巧妙运用比喻,表达了友人旅途的轻松与归家的喜悦。后两句“北堂娱老熊将和,东阁招欢蜡并辉”则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欢乐场面,情感真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