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龟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当时的一处名胜。
- 石畔:石头旁边。
- 茵:垫子或褥子,这里形容草地如茵,即草地柔软如垫。
- 松阴:松树的树荫。
- 故址:旧址,指张文献公祠的遗址。
- 苔锁:苔藓覆盖。
- 残碑:残破的石碑。
- 岁月深:时间久远。
- 铁胎:指铸造的铁像。
- 遗素像:留下未上色的雕像。
- 金鉴:金属镜子,比喻明察秋毫。
- 丹心:忠诚的心。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
- 眺望:远望。
- 追怀:怀念过去。
- 风度:风范气度。
翻译
丞相的祠堂在哪里可以寻觅?在龟峰山石旁,草地如茵。松树的树荫下,故址历经风霜,显得古老;苔藓覆盖着残破的石碑,岁月深沉。万古流传的铁像,留下了未上色的雕像;千秋万代,金镜般明察,书写着忠诚的心。登上高处远望,怀念过去,那风范气度依旧照耀古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丞相祠堂的遗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诗中“龟峰石畔草如茵”与“松阴故址风霜古”等句,既展现了祠堂遗址的静谧与古老,又隐喻了丞相的历史地位与不朽精神。结尾的“风度依然照古今”更是强调了丞相风范的永恒与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