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 祁顺
舞阶舜七旬,脩德文再驾。 既闻有苗格,又见崇城下。 清都古蛮壤,群丑逞凶诈。 都台布恩信,远近争感化。 洗兵挽天河,征战自兹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舞阶舜七旬:指舜帝在位七十年,期间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
  • 脩德文再驾:脩德,即修养德行;文再驾,指以文治再次治理国家。
  • 有苗格:苗,古代少数民族;格,至,来。指有苗族人来归附。
  • 崇城下:崇城,指高大的城池;下,这里指被攻克。
  • 清都古蛮壤:清都,指清平之地;古蛮壤,古代的蛮荒之地。
  • 群丑逞凶诈:群丑,指一群恶人;逞凶诈,指肆意行凶和欺诈。
  • 都台布恩信:都台,指地方行政长官;布恩信,指广施恩惠和信任。
  • 洗兵挽天河:洗兵,指洗净兵器,表示停止战争;挽天河,比喻极大的力量。
  • 征战自兹罢:征战,指战争;自兹罢,从此停止。

翻译

舜帝在位七十年,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他修养德行,再次以文治国。我们听闻有苗族人来归附,又看到高大的城池被攻克。这片清平之地曾是古代的蛮荒之地,一群恶人肆意行凶和欺诈。地方行政长官广施恩惠和信任,远近的人们都争相感化。洗净兵器,停止战争,从此不再有征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顾舜帝的德治和文治,以及地方长官的恩信布施,表达了对于和平与治理的向往。诗中“舞阶舜七旬”和“脩德文再驾”展现了舜帝的德治成就,而“都台布恩信”则体现了地方长官的仁政。最后,“洗兵挽天河,征战自兹罢”强烈表达了对于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憧憬。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