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呈原都宪
齐鲁之壤宽且饶,数月不雨成枯焦。老龙惰职晴乌骄,天气赫赫蒸炎熇。
河流将涸林欲凋,陇麦未长禾未苗。邦人骇惧心欲烧,共虑凶歉生无聊。
明公巡视初停轺,怅念民隐增烦怮。竭诚致祷朝复朝,期彼甘泽来飘潇。
精神一念格九霄,孰谓天道廓以辽。雷车鞭动电帜摇,丰隆屏翳相招邀。
马上点滴倾天瓢,一洒二日仍通宵。郊畴沾渥千里遥,宜耕宜播宜耘穮。
大地涌水平溪桥,草木秀发争妖娆。闾阎欢及耄与髫,公庭庆忭多宾僚。
谓公为政政有条,谓公视民民不恌。德盛致祥旱虐消,此感彼应何昭昭。
愿公自此更迁乔,大展谋谟匡帝朝。上追稷契禹皋陶,致君如舜如神尧。
燮理经纶功独超,风和雨顺玉烛调,当见四海同歌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熇(yán hè):酷热。
- 怮(yōu):忧愁。
- 甘泽:指甘霖,及时雨。
- 飘潇:形容雨声。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屏翳:古代传说中的神名,此处指风神。
- 耘穮(yún biāo):耕耘。
- 耄与髫(mào yǔ tiáo):指老人和小孩。
- 庆忭(qìng biàn):欢欣鼓舞。
- 恌(tiāo):轻薄。
- 稷契禹皋陶(jì qì yǔ gāo yáo):古代贤臣,分别为农业、教育、治水和司法的楷模。
- 燮理(xiè lǐ):调和治理。
- 玉烛调:形容四时和顺,风调雨顺。
翻译
齐鲁之地土地肥沃,数月无雨变得干枯。老龙懒惰,晴天乌云骄傲,天气酷热难耐。河流即将干涸,树木欲凋零,田间的麦子还未长高,禾苗也未出土。人们惊惧,心中焦急如焚,担心饥荒来临,生活无着。明公巡视刚停下车,忧心忡忡地思考民间疾苦。他虔诚地祈祷,日复一日,期待甘霖降临。他的精神感动了九天,谁能说天道遥远无期。雷声隆隆,电光闪烁,雷神和风神相互邀请。雨点如天瓢倾泻,连续下了两天一夜。郊外的田地得到滋润,千里之外都受益,适合耕种、播种和除草。大地积水,溪桥下流水潺潺,草木茂盛,竞相绽放。村民们欢声笑语,无论老少,公庭上庆祝活动热闹非凡。人们说公的政绩有条不紊,看待民众不轻薄。德行深厚带来吉祥,旱灾消失,这种感应多么明显。愿公从此更上一层楼,大展宏图辅佐朝廷。追寻古代贤臣稷、契、禹、皋陶的足迹,使君主如同舜和神尧一样伟大。调和治理,功绩卓越,风调雨顺,四时和顺,全国上下共同歌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齐鲁地区因久旱而带来的民生疾苦,以及明公通过虔诚祈祷带来甘霖,从而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诗中,“明公”的形象被塑造得高大而神圣,他的政绩和德行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通过对比旱灾的严重性和雨后的生机盎然,诗人强调了“明公”的功德无量。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明公”未来更大作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辅佐朝廷,带来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整首诗语言庄重,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明公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