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萧文明见寄韵

· 祁顺
戊戌仲冬都下会,相将已是十年来。 别离不奈关河隔,老大都缘节序催。 山海往还忻有便,石阡留滞笑多灾。 达人不向穷途哭,公道今逢泰运开。 四海正悬安石望,三衢先借孔恂才。 疏从北阙陈无逸,诗向南山咏有莱。 邂逅壶觞娱客邸,笑谈珠玉落诗台。 明朝判袂仍惆怅,目送文星彻上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萧文明见寄韵:次韵,即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萧文明,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见寄,指收到对方的诗。
  • 戊戌: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此处具体指哪一年不详。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相将:相随,相伴。
  • 老大:年纪大了。
  • 节序:节令的顺序,指时间的流逝。
  • 山海:比喻路途遥远。
  • 石阡:地名,可能是作者曾经停留的地方。
  • 留滞:停留,滞留。
  • 达人不向穷途哭:达人,指通达事理的人。穷途,绝路。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不会在绝境中哭泣。
  • 泰运:好运,好时运。
  • 四海正悬安石望:四海,指天下。安石,指东晋名臣谢安,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都在期待有才能的人。
  • 三衢:地名,指浙江衢州。
  • 孔恂:人名,可能是指有才能的人。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 无逸:不逸乐,指勤政。
  • 南山:指隐居的地方。
  • 有莱:有草木的山,这里指隐居之地的美好。
  • 邂逅:偶然相遇。
  • 壶觞:酒器,这里指饮酒。
  • 客邸:旅店。
  • 笑谈珠玉落诗台:形容诗才横溢,如珠玉般珍贵。
  • 判袂:分手,离别。
  • 文星:文曲星,古代传说中主文的星宿,这里指有文才的人。
  • 彻上台:指星光直照到高台上,比喻文才显赫。

翻译

在戊戌年的仲冬,我们在都城相会,这已经是十年来的第一次。 别离之后,无奈被关河阻隔,年纪大了,都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催促。 山海之间的往还,庆幸有了便利,而石阡的停留,却笑自己多灾多难。 通达事理的人不会在绝境中哭泣,现在正是好时运到来的时候。 天下都在期待有才能的人,三衢之地先借用了孔恂的才华。 我在北阙上书陈述不逸乐之事,诗则向南山咏叹隐居之地的美好。 偶然在旅店中相遇,饮酒作乐,笑谈之间,诗才如珠玉般洒落诗台。 明天分别时仍会感到惆怅,目送文才显赫的你,星光直照高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久别重逢后的感慨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中通过对过去十年间别离与重逢的回忆,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作者以“达人不向穷途哭”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时运好转的期待。诗的结尾,作者对友人的文才表示赞赏,并以星光直照高台的意象,寓意友人才华的显赫和未来的光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敬仰。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