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仪伯来自武林误寻余于铁城不值时予亦以病不得访仪伯赋此为别兼致声乃弟子悬陆与偕徐楚白三子

高谊有吾子,穷交良在斯。 不辞千里棹,来赴十年期。 杜若山中佩,梅花陇畔枝。 可堪相访处,兴尽子猷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谊:深厚的情谊。
  • 吾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 千里棹:指长途跋涉的船只,这里比喻远道而来。
  • 十年期:指长期的约定或等待。
  • 杜若:一种香草,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子猷: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王徽之,字子猷,以放达不羁著称。

翻译

深厚的情谊中,有您这样的知己,真正的朋友确实就在这里。您不远千里乘船而来,是为了赴我们十年前的约定。您佩戴着山中的杜若,梅花的枝条在田野边绽放。可惜当我们相见时,却是在兴致已尽,如同子猷那般无奈的时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朱仪伯的深厚情谊和对其远道而来的感慨。诗中,“千里棹”与“十年期”突出了友人的诚意和诗人的感动,而“杜若”与“梅花”则增添了诗意的美感。结尾的“兴尽子猷时”则巧妙地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相见时机的无奈与遗憾,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伍瑞隆

伍瑞隆,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雩乐林草》、《怀仙亭草》、《铁遂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伍瑞隆诗,诸别集多已佚,仅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刊本《临云集》十卷,该集一至五卷为诗,后五卷为文。今以《临云集》为底本整理。他书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