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上巳社集片檀庵赏菊

·
乱来何幸得同堂,野寺频过逸兴长。 视历两回逢上巳,看花三月似重阳。 时宜不合如孤客,秋意无端出众芳。 归去石桥桥畔笑,问君谁是古柴桑。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上巳:指闰年的上巳节,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闰年的上巳节则多出一天。
  • 社集:指文人雅集,即文人的聚会。
  • 片檀庵:庵名,指聚会地点。
  •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
  • 视历:查看历书。
  • 上巳:上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三月初三。
  • 重阳: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 时宜:合时宜的事物或行为。
  • 孤客:孤独的旅人。
  • 秋意: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 众芳:众多的花卉。
  • 石桥桥畔:石桥旁边。
  • 古柴桑:古代地名,这里指古代的隐士。

翻译

乱世之中,何其幸运能与诸位同堂,频繁地在野外的寺庙聚会,超脱世俗的兴致悠长。查看历书,两度逢上巳节,赏花之时,三月仿佛重阳佳节。不合时宜的我如同孤独的旅人,秋天的气息无缘无故地超越了众多花卉。归去时,在石桥旁边笑着问诸位,谁是古代的隐士柴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动荡时期文人雅集的场景,通过对比上巳节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时宜不合如孤客”一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自我放逐的情感。结尾的“问君谁是古柴桑”则带有自嘲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