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长发护其叔氏仁化明府旅衬还京,是冬长发应选诠部

· 成鹫
自从叶县去瀛洲,谁挟双凫返故丘。 锦水丹山逢谢客,素车朴马识孙谋。 云随黻翣回仙驭,风送霓旌指帝州。 领海凭君作霖雨,金台归去莫淹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叶县:地名,今河南省叶县。
  • 瀛洲: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比喻遥远的地方。
  • 双凫:两只野鸭,这里比喻孙长发的叔父和其旅衬。
  • 故丘:故乡的山丘,指家乡。
  • 锦水丹山:美丽的山水,比喻旅途中的风景。
  • 谢客:指送别的人。
  • 素车朴马:简朴的车马,指朴素的交通工具。
  • 孙谋:孙长发的计划或决策。
  • 黻翣(fú shà):古代仪仗中的大扇,这里指仪仗。
  • 仙驭:仙人的车驾,比喻高贵的出行。
  • 霓旌:彩色的旗帜,指华丽的仪仗。
  • 帝州:指京城。
  • 领海:指海边或海疆。
  • 霖雨:连绵细雨,比喻恩泽。
  • 金台:指京城的台阁,比喻高位。
  • 淹留:停留,滞留。

翻译

自从你离开叶县前往遥远的瀛洲,有谁能够带着双凫返回故乡的山丘? 在锦绣般的水边和红色的山峦中遇到了送别的人,简朴的车马让我认识了你的计划。 云彩随着仪仗大扇回旋,仿佛仙人的车驾,风中彩旗飘扬,指引着前往京城的方向。 希望你能在海边施展你的才能,像连绵细雨般滋润大地,当你到达京城的高位时,不要停留太久。

赏析

这首诗是成鹫送别孙长发护送其叔父的旅衬回京的作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瀛洲”、“双凫”、“锦水丹山”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祝愿和对友人未来的期待。诗的最后两句“领海凭君作霖雨,金台归去莫淹留”,既是对友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早日归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