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观猎

· 成鹫
霜天晓角出长楸,选队从禽逐胜游。 高鸟欲飞聊戢羽,饥鹰将击尽凝眸。 东门黄犬缨金锁,南国青蛾控玉骝。 大笑守株林下叟,雀罗深巷鹿呦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楸(qiū):指高大的楸树。
  • 选队:挑选队伍。
  • 从禽:跟随猎禽。
  • 逐胜游:追逐胜利的游玩。
  • 聊戢羽:暂时收起翅膀。
  • 饥鹰:饥饿的鹰。
  • 凝眸:注视,凝视。
  • 东门黄犬:指贵族的宠物。
  • 缨金锁:用金锁链拴着。
  • 南国青蛾:指南方的美丽女子。
  • 控玉骝:驾驭着玉色的骏马。
  • 守株:指守株待兔,比喻不劳而获。
  • 雀罗:指捕鸟的网。
  • 鹿呦呦:鹿鸣声,形容宁静的田园景象。

翻译

清晨,霜天中,我吹响号角,走出高大的楸树林,挑选队伍,跟随猎禽,享受胜利的游玩。高飞的鸟儿想要飞翔,却暂时收起了翅膀,饥饿的鹰准备出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东门的贵族用金锁链拴着黄色的犬,南方的美丽女子驾驭着玉色的骏马。我大笑着看向守在树下等待兔子的人,深巷中的捕鸟网下,鹿儿在呦呦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郊外狩猎的场景,通过对比高鸟与饥鹰的不同状态,以及东门黄犬与南国青蛾的奢华生活,展现了狩猎的紧张与贵族的闲适。最后,诗人以大笑守株的林下叟和深巷中鹿鸣的宁静景象作结,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奢华生活的讽刺。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