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寺后溪宿云门

· 常建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淙淙(cóng cóng):形容水流声。
  • 洲渚(zhōu 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毕景(bì yǐng):日落时的景色。

翻译

夕阳下的山水格外清澈,湍急的流水发出淙淙的响声。旧蒲草在雨后抽出新节,新开的花朵对着水面。溪中的太阳已经落下,归巢的鸟儿大多是成双成对。杉树和松树引导着直路,穿过山谷来到前方的湖边。洲渚上的晚色静谧,再次看到花和蒲草。进入溪流又登上山岭,草地浅浅,寒流迅速。圆月照亮了高峰,春山因此独自过夜。松树的阴影在初夜时分清晰可见,曙光分开了远方的景色。太阳从城南升起,青青的景色迷人地铺展在川陆之间。繁花覆盖了东郭,碧气消散在长林中。四方的景色一片清明,千里的归心凝聚成一寸。前方的旅程紧迫,却留恋云门的深远。日落后的余兴未尽,回到家中弹奏玉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日落到日出的山水之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景色的变化。诗中“落日山水清”、“圆月明高峰”等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人的旅途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如“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留恋。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常建

常建

唐代诗人,字号不详,祖籍邢州(今邢台),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诗现存不多,其中《题破山寺后禅院》较为著名。 ► 56篇诗文

常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