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可爱

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 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 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煦,流阴信不追。 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日:寒冷的阳光。
  • 辽天:辽阔的天空。
  • 埋径雪:积雪覆盖了小径。
  • 读书帷:读书时的帷幕,这里指读书的地方。
  • 属思:集中思考。
  • 舒情:抒发情感。
  • 晋臣:指晋朝的臣子。
  • 谢客:指谢灵运,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 散彩:散发的光彩。
  • 流阴:流逝的阴影,指时间的流逝。
  • 馀辉:剩余的光辉。
  • 回烛:回光,比喻最后的努力或希望。

翻译

寒冷的阳光照耀着清冷的白天,我站在辽阔的天空下眺望。 积雪还未完全消融覆盖小径,但读书的地方已经开始感到温暖。 集中思考时,时间似乎停滞不前,抒发情感时,影子仿佛遗留不去。 晋朝的臣子曾以此比德,谢灵运也曾以此言诗。 散发的光彩不会偏袒地温暖一切,流逝的时间是无法追回的。 如果还有剩余的光辉可以利用,我会点亮最后的烛光,幸好没有私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种宁静与深思。诗人通过对寒日、辽天、埋径雪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冬日景象的感受。诗中“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一句,巧妙地将思考与情感的抒发与光影的变化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最后,诗人以“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作结,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无私精神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冬日景象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张正元

张正元

生卒年不详。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一度曾回河中,卢纶有《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诗。十八年八月自岭南节度掌书记试大理评事擢为邕州刺史、邕管经略使。约于顺宗永贞元年(805)去职,其后事迹不详。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德宗纪下》。《全唐诗》存其诗2首。其中《冬日可爱》诗,《文苑英华》题陈讽作,归属未定。 ► 2篇诗文

张正元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