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大君毕能事,端扆乐成功。 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河洛荣光遍,云烟喜气通。 春华顿觉早,天泽倍知崇。 草木皆沾被,犹言不在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君:指皇帝。
  • 端扆:指帝位。扆,古代宫殿中用来遮挡的屏风,常用来象征帝位。
  • :指天命、时运。
  • 千龄:千年,比喻长久。
  • 汉酺:汉代的盛大宴会。
  • 韶乐:古代的一种音乐,代表和谐美好的音乐。
  • 薰风:和煦的风,比喻美好的环境。
  • 河洛:指黄河与洛河流域,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 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美好的景象。
  • 天泽:天降的恩泽。
  • 沾被:受到恩泽。
  • :自身。

翻译

皇帝完成了伟大的事业,坐在帝位上庆祝成功。 天命与千年相合,欢乐遍布万国。 汉代的盛大宴会上,圣酒与美乐共舞。 黄河与洛河流域荣光普照,云烟间喜气相通。 春天的花朵突然觉得开得早,天降的恩泽更加崇高。 草木都受到了恩泽,却说这恩泽不在自己身上。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唐朝皇帝举行登封大典后,为庆祝而作的和诗。诗中赞美了皇帝的伟大成就和天命所归,描绘了盛大的宴会和国家的繁荣景象。通过“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等句,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和谐,以及国家的昌盛。最后两句“草木皆沾被,犹言不在躬”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广被的感慨,即使自己未直接受益,也感到无比的荣幸和喜悦。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