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秀才归宁

· 张籍
桂楫彩为衣,行当令节归。 夕潮迷浦远,昼雨见人稀。 野芰到时熟,江鸥泊处飞。 离琴一奏罢,山雨霭馀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楫(guì jí):用桂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 彩为衣:指船上装饰华丽,如同披着彩衣。
  • 行当:即将,将要。
  • 令节:佳节,这里指节日或吉日。
  • 夕潮:傍晚的潮水。
  • 迷浦:模糊不清的河口。
  • 野芰(yě jì):野生菱角。
  • 江鸥:江上的鸥鸟。
  • 离琴:离别时弹奏的琴曲。
  • (ǎi):云雾,这里指山间的雾气。
  • 馀晖:夕阳的余晖。

翻译

船上装饰着华丽的彩衣,即将在佳节归去。 傍晚的潮水使河口变得模糊不清,白天的雨中见到的行人稀少。 野生的菱角成熟时,江上的鸥鸟在停泊处飞翔。 离别时弹奏的琴曲一结束,山间的雾气和夕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郑秀才归宁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祝福。诗中“桂楫彩为衣”形容船只华丽,预示着归途的美好;“夕潮迷浦远”和“昼雨见人稀”则通过潮水和雨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寂寥的氛围,增强了离别的情感。后两句以野芰和江鸥的自然景象,以及离琴和山雨的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和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张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