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孙洛阳

· 张籍
家贫相远住,斋馆入时稀。 独坐看书卷,闲行著褐衣。 早蝉庭笋老,新雨径莎肥。 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馆:指书房或学舍。
  • 著褐衣:穿着粗布衣服,褐(hè)。
  • 径莎:小路上的莎草。
  • 争名地:指官场或名利场。

翻译

家中贫穷,与孙洛阳相隔遥远,我的书房很少有人来访。独自坐着阅读书籍,闲暇时穿着粗布衣服散步。早春的蝉鸣声中,庭院里的竹笋已经老去,新雨过后,小路上的莎草显得格外肥美。我们都离开了那个争夺名利的场所,现在没有人能看到我们的对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籍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世无争的心态。诗中通过对斋馆、书卷、褐衣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简朴生活和淡泊名利。后两句“各离争名地,无人见是非”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争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高洁情怀。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