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
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
山东收税租,养我防塞兵。
胡骑来无时,居人常震惊。
嗟我五陵间,农者罢耘耕。
边头多杀伤,士卒难全形。
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
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
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羌胡: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这里指西域的游牧民族。
- 近甸:指靠近京城的地区。
- 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地区,非今日山东省。
- 税租:税收和地租。
- 防塞兵:防守边塞的士兵。
- 胡骑:指羌胡的骑兵。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这里泛指长安及其周边地区。
- 罢耘耕:停止耕作。
- 全形:完整无缺的身体。
- 丁役:成年男子的劳役。
- 征行:出征。
- 良马不念秣:良马不贪恋饲料,比喻有志之士不贪图安逸。
- 烈士:有志之士,有抱负的人。
- 不苟营:不苟且营生。
翻译
羌胡占据了西州,京城附近没有边防城池。华山以东的地区征收税租,用来养活我们防守边塞的士兵。羌胡的骑兵随时可能来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常常感到震惊。唉,在长安及其周边地区,农民们停止了耕作。边疆地区多有杀伤,士兵们难以保全完整的身体。郡县征发成年男子服役,每个丈夫都要出征。生下男孩却不能养育,害怕他们有了姓名就要去服役。有志之士不贪图安逸,不苟且营生。我们所希望的是消除国家的灾难,再次迎来天下的太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疆的紧张局势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张籍通过对比羌胡的威胁和边疆士兵的艰辛,以及农民因战乱而无法耕作的困境,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中“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表达了作者对有志之士的赞美,他们不图安逸,只愿为国家消除灾难,期待天下太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