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
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偶圣:偶然遇到圣明的君主。
- 昌期:昌盛的时期。
- 弱质:指身体虚弱。
- 良宴会:美好的宴会。
- 清秋日:清爽的秋日。
- 远岫:远处的山峰。
- 壶觞:酒器,代指饮酒。
- 澄澜:清澈的波澜。
- 簪绂:古代官员的冠饰,代指官员。
- 炮羔:烤羊羔。
- 丰膳:丰盛的饭菜。
- 集凤:聚集的凤凰,比喻贤才。
- 调鸣律:调整音乐的旋律。
- 薄劣:谦辞,指自己才能平庸。
- 厕:置身于。
- 英豪:英雄豪杰。
- 平皋:平坦的水边地。
- 曲渚:曲折的水中小洲。
- 双凫:一对野鸭。
- 沙岸:沙滩边。
- 天文:天象。
- 成象:形成景象。
- 帝念:皇帝的关怀。
- 资勤恤:资助和关怀。
- 探道:探求道理。
- 玄珠:比喻深奥的道理。
- 斋心:清心寡欲。
- 特室:特别的房间,指清静之地。
- 横汾:横渡汾水,指汉武帝巡游汾水时的盛况。
- 骄逸:骄奢淫逸。
翻译
偶然遇到圣明的君主,目睹昌盛的时期,受到恩宠,我自愧身体虚弱。幸好遇到这样美好的宴会,何况是在这清爽的秋日。远处的山峰对着酒杯,清澈的波澜映照着官员的冠饰。烤羊羔准备着丰盛的饭菜,聚集的贤才调整着音乐的旋律。我这平庸之辈置身于英豪之中,欢娱之中忘记了衰老和疾病。平坦的水边地上,雁群飞过,曲折的水中小洲上,一对野鸭飞出。沙滩边的菊花开放,霜枝上的果实垂挂。天象形成美丽的景象,皇帝的关怀资助和关怀。探求道理得到了深奥的真理,清心寡欲居住在清静之地。哪里像横渡汾水时的盛况,那只是骄奢淫逸而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在曲江举行的宴会盛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宴会场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宠的感激和对盛世景象的喜悦。诗中“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等句,以景入情,展现了宴会的宁静与雅致。结尾处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骄奢生活的批判,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
崔元翰
唐博陵人,名鹏,以字行。崔良佐子。举进士、博学宏辞、贤良方正,皆异等,时年已五十余。累官礼部员外郎。窦参秉政,引知制诰,性刚傲,不能取容于时。掌诰凡再期,不迁,罢为比部郎中。为文师法班固、蔡邕,思致精密,为时所称。卒年七十余。有集。
► 7篇诗文
崔元翰的其他作品
- 《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郎丞公 》 —— [ 唐 ] 崔元翰
- 《 雨中对后檐丛竹 》 —— [ 唐 ] 崔元翰
- 《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 》 —— [ 唐 ] 崔元翰
- 《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 —— [ 唐 ] 崔元翰
- 《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 —— [ 唐 ] 崔元翰
- 《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 》 —— [ 唐 ] 崔元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