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上饶溪

· 张祜
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 角断孤城掩,楼深片月斜。 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 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次:旅途中的临时停留地。
  • 上饶溪: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的一条溪流。
  • 碧溪:清澈的溪水。
  • 行几折:弯曲流转。
  • 凝棹:停船。
  • 宿汀沙:在沙滩上过夜。
  • 角断:城墙上的角楼断裂。
  • 孤城:孤立的城池。
  • 片月斜:斜挂的月亮。
  • 昏水气:水面上昏暗的雾气。
  • 秋竹:秋天的竹子。
  • 静霜华:静静地覆盖着霜花。
  • 曾题壁:曾经在墙壁上题诗。
  • 凋零:衰败,凋谢。
  • 叹嗟:叹息。

翻译

清澈的溪水弯曲流转,我停下船只在沙滩上过夜。 城墙上的角楼断裂,孤立的城池掩映在夜色中,高楼之上斜挂着一轮明月。 夜桥下水气昏暗,秋天的竹子静静地覆盖着霜花。 更让我想起曾经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句,如今已经凋零,令人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夜景,通过“碧溪”、“孤城”、“片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一句,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见长,表达了诗人对旅途景色的深刻感受。结尾的“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