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弱龄好经籍,披卷即怡然。 覃精四十载,驰骋数千言。 孔壁采遗篆,周韦考绝编。 袁公论剑术,孙子叙兵篇。 鲁史君臣道,姬书日月悬。 从师改炎燠,负笈遍山川。 上异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荣拾青紫,名价接通贤。 既重万钟乐,宁思二顷田。 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晚怀重虚旷,养志息雕镌。 登高惭思拙,匠物谢情妍。 不慕张平子,宁希王仲宣。 谁谓登龙日,翻成刻鹄年。 循循劳善诱,轧轧思微牵。 琢磨才既竭,钻仰德弥坚。 朽木诚为谕,扪心徒自怜。 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赋成先掷地,词高直掞天。 更执抠衣礼,仍开函丈筵。 雾披槐市蔼,水静璧池圆。 愿逐从风叶,飞舞翰林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龄:年轻时。
  • 经籍:经典书籍。
  • 覃精:深入研究。
  • 驰骋:这里指广泛涉猎。
  • 孔壁:指孔子家的墙壁,后用来指代儒家经典。
  • 绝编:指难以理解的古籍。
  • 袁公:指袁盎,古代著名的剑术家。
  • 孙子:指孙武,著有《孙子兵法》。
  • 鲁史:指鲁国的历史。
  • 姬书:指周朝的文献。
  • 炎燠:指气候的变化。
  • 拾青紫:指取得高官显爵。
  • 万钟:古代的容量单位,这里指丰厚的俸禄。
  • 分虎:指分封诸侯,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
  • 附蝉:古代官员冠上的装饰,象征高官。
  • 虚旷:空旷,指心境的开阔。
  • 雕镌:雕刻,这里指精心培养。
  • 张平子:张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
  • 王仲宣:王粲,东汉末年的文学家。
  • 登龙:比喻考试成功,成为官员。
  • 刻鹄:比喻模仿高超,但未能达到原作的水平。
  • 循循:有步骤地引导。
  • 轧轧:形容思绪纷乱。
  • 钻仰:深入钻研。
  • 吞鸟梦:比喻有远大的抱负。
  • 掷地:形容文章写得好,掷地有声。
  • 掞天:形容文辞高超,直达天际。
  • 抠衣:古代学生见老师时的礼节。
  • 函丈:指讲学的场所。
  • 槐市:古代长安的一个市场,也是文人聚集的地方。
  • 璧池:指学宫前的水池,象征学问的深广。

翻译

年轻时我就喜欢读经典书籍,每次翻开书页都感到非常愉快。我深入研究了四十年,广泛涉猎了数千言的学问。我研究了孔壁中发现的遗文,也考察了周朝和韦氏的难以理解的古籍。我学习了袁盎的剑术,也研究了孙武的兵法。我研究了鲁国的历史和周朝的文献。我跟随老师学习,适应了各种气候,背着书箱走遍了山川。我不同于西河的夏天,也不同于北海的玄妙。我获得了高官显爵,名声也接踵而至。我既享受了丰厚的俸禄,也分封了诸侯,戴上了象征高官的冠饰。晚年我更加注重心境的开阔,培养志向,放弃了精心培养。我登高感到惭愧,因为我的思绪不够敏捷,我创作的作品也缺乏情感的妍丽。我不羡慕张衡,也不希望成为王粲。谁说考试成功就能成为官员,我反而觉得模仿高超但未能达到原作的水平。我被有步骤地引导,思绪纷乱。我深入钻研,但我的才能已经耗尽,我的道德却越来越坚定。我就像朽木一样,只能自怜。但我仍然希望有远大的抱负,振翅高飞,直达云霄。我的文章写得好,掷地有声,文辞高超,直达天际。我仍然保持着学生见老师的礼节,也开设了讲学的场所。我希望能像风中的叶子一样,在翰林院前飞舞。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展现了自己对经典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涉猎。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高官显爵和名声的追求,以及对晚年心境的开阔和志向的培养。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远大抱负的向往和对文章创作的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崔日知

唐滑州灵昌人,字子骏。少孤贫力学。擢明经。为朔方判官,有吏干。睿宗景云中迁洛州司马,会谯王重福入东都作乱,日知讨之有功,累迁京兆尹,封安平县侯。坐赃贬歙县丞,俄迁殿中监。后授太常卿。自以处朝廷久,每入谒,必与尚书齿,时谓“尚书里行”。玄宗开元十六年,出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寻以年老致仕。卒谥襄。 ► 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