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
- 颍阳人:指严光,因其隐居于颍水之阳。
- 旷周旋:长时间未见面。
- 名位:名声和地位。
- 富春渚:富春江边的地方,严光隐居之地。
- 忘筌:《庄子·外物》中有“得鱼忘筌”的典故,比喻达到目的后忘记了原来的凭借。
- 生事:生活的事情。
- 林壑:山林和沟壑,指隐居的地方。
- 七里濑:地名,位于富春江上,严光垂钓处。
- 高台:指严光垂钓的高台。
- 潺湲:水流声。
翻译
子陵去世已久,我读史书思念他的贤德。 谁能想到颍阳的隐士,千秋之后依然受人敬仰。 曾听说汉朝的皇帝,也曾长时间未与他相见。 如果对名声和地位无动于衷,面对君王也能安然入睡。 东行经过富春江边,喜爱这里的美丽山川。 夜晚卧看松间的月光,早晨观赏江上的烟雾。 钓鱼时若有期待,钓完鱼后应忘记原来的凭借。 生活的事情都在山林沟壑中,悠悠度过晚年。 至今七里濑的遗迹依然存在。 高台最终寂寞无人,只有流水依旧潺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汉隐士严光(子陵)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诗中描绘了严光隐居的富春江美景,以及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等句,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恬淡。结尾的“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则透露出对隐士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