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对酒行

· 张谓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ǔ):一种粮食,即黄米。
  • (dàn):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
  • 浊醪(zhuó láo):指未经过滤的酒,通常指家酿的酒。
  • 茱萸湾:地名,可能指有茱萸树的河湾。
  • (shē):远,长。
  • 黄公家:可能指一个酒店或旅店的名字,也可能是泛指一个普通的住宿场所。

翻译

夜晚坐着不厌倦湖上的月光,白天行走不厌倦湖边的山峦。 眼前的美酒又斟得满满的,心中的万事都显得无关紧要。 主人有百余石的黄米,几斗家酿的浊酒应该不会吝啬。 既然现在相聚不能尽情欢乐,分别后的相思又有什么好处呢? 归途在茱萸湾头显得遥远,希望你还是留宿在黄公家吧。 风光如此美好,如果人不醉一番,岂不是辜负了东园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的夜晚与朋友共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最后,诗人通过“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来强调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张谓

张谓(生卒年不详),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参预谋划有功。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尚书郎,出使夏口,与故友李白相遇。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任军职。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与诗人元结有交往,后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任礼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贡举,时人称其能“妙选彦才”,复知东都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