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镜

· 张说
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 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 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 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咏镜:赞美镜子。
  • 秦宫样:秦朝宫廷的样式。
  • 隐起:微微凸起。
  • 双蟠龙:两条盘曲的龙。
  • 衔珠:口中含着珠子。
  • :庄重、严肃的样子。
  • 匣中委清量:在匣子里被清量(即被忽视)。
  • 积翳:积聚的灰尘。
  • 菱花:指镜面,因古代镜子背面常有菱形花纹。
  • 虚心:空心的,这里指镜子内部空无一物。
  • 蔽尘状:被灰尘遮蔽的样子。
  • 罗袖拂:用丝绸袖子轻轻拂拭。
  • 玉台:指镜台,放置镜子的地方。

翻译

宝镜如同明月一般,按照秦朝宫廷的样式制作。 微微凸起的双蟠龙,口中含着珠子,庄严地相对而立。 常常担心君主未能察觉,它在匣中被忽视。 积聚的灰尘掩盖了镜面,虚心的内部被尘土遮蔽。 如果能够用丝绸袖子轻轻拂拭,它的光芒将会在玉台上重新闪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镜子的外观和其所处的状态,表达了对其被忽视的忧虑和对重获光明的期待。诗中“宝镜如明月”一句,既形容了镜子的明亮,也暗示了其珍贵。后文通过“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描绘了镜子被尘埃覆盖的现状,而“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则展现了对其重焕光彩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遗憾和对它们重获重视的渴望。

张说

张说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