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于越亭

· 张祜
扁舟亭下驻烟波,十五年游重此过。 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 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捲绿罗。 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舟:小船。
  • 洲觜:洲边。
  • 露沙:露出水面的沙滩。
  • 树稍:树梢。
  • 山衔:山峰好像含着。
  • 落照:夕阳。
  • :倾斜。
  • 红盖:红色的伞盖,这里形容夕阳的红色。
  • 水蹙:水面波纹。
  • 斜文:斜纹,指水波纹。
  • :卷起。
  • 绿罗:绿色的绸缎,这里形容水面的绿色。
  • 肠断:形容极度伤心。
  • 异乡歌:异地的歌曲。

翻译

小船停在亭子下的烟波之中,十五年的游历再次经过这里。 洲边露出水面的沙滩上,人们涉水而过,水浅得很;树梢上藏着竹子,鸟儿啼叫声此起彼伏。 山峰好像含着夕阳,夕阳的红色倾斜如伞盖;水面波纹卷起,绿色如绸缎。 中秋的圆月让人心碎,夜晚是谁在唱着异乡的歌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舟中亭下所见的秋日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洲觜露沙人渡浅,树稍藏竹鸟啼多”生动地表现了水边沙洲的宁静与生机。后两句“山衔落照欹红盖,水蹙斜文捻绿罗”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夕阳与水波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结尾的“肠断中秋正圆月,夜来谁唱异乡歌”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听到歌声时的无限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