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
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
彼汾惟帝乡,雄都信郁盘。一月朔巡狩,群后陪清銮。
霸迹在沛庭,旧仪睹汉官。唐风思何深?舜典敷更宽。
户蒙枌榆复,邑争牛酒欢。缅惟剪商后,岂独微禹叹。
三后既在天,万年斯不刊。尊祖实我皇,天文皆仰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罹(lí):遭受。
- 皇祖:指唐高祖李渊。
- 三灵:指天、地、人。
- 申锡:赐予。
- 履端:开始,开端。
- 郁盘:繁荣昌盛。
- 朔巡狩:指皇帝巡视四方。
- 群后:诸侯。
- 清銮:皇帝的车驾。
- 霸迹:霸业的遗迹。
- 沛庭:指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 舜典:指舜帝的典章制度。
- 枌榆:指故乡。
- 剪商:指周武王灭商。
- 三后:指三位古代贤君。
- 不刊:不可更改。
- 天文:指天象,这里比喻皇帝的威严和地位。
翻译
在隋朝末年,天命失策,万方遭受凶残。皇祖举起义旗,天地人都得以安宁。 圣明的时代即将赐予我们,王业之路充满艰难。虽然盗贼篡位,但天命未改,历法依旧开始。 汾水之地是帝王的故乡,雄都繁荣昌盛。每月初一皇帝巡视四方,诸侯陪同皇帝的车驾。 霸业的遗迹在沛庭,旧时的礼仪让人想起汉官。唐风思考多么深远?舜典的制度更加宽广。 家家户户感受到故乡的温暖,城邑中人们争相献上牛酒庆祝。回想起剪除商朝之后,不仅仅是微小的禹叹。 三位贤君已在天上,万年的功绩不可更改。尊崇的祖先实在是我们皇帝,天象都值得我们仰观。
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对唐朝皇帝巡视晋阳宫的赞美之作。诗中,张九龄回顾了隋朝的衰败和唐朝的兴起,强调了皇祖的英明和唐朝的正统。他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天命、王业的讨论,表达了对唐朝的忠诚和对皇帝的崇敬。诗中“三后既在天,万年斯不刊”一句,既是对唐朝永恒的祝愿,也是对皇帝威严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体现了张九龄作为文人的政治理想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