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

· 张祜
月色荒城外,江声野寺中。 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 露叶凋阶藓,风枝戛井桐。 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城:荒凉的城池。
  • 野寺:偏僻的寺庙。
  • 交道薄:指人际关系淡薄。
  • 释门空:佛教中指一切皆空,这里指老年时对世俗的看淡。
  • 露叶:带露水的叶子。
  • 凋阶藓:台阶上的苔藓凋零。
  • 风枝戛井桐:风吹动井边的桐树枝条,发出声响。
  • 不妨:不妨碍,无碍。
  • 无酒夜:没有酒的夜晚。
  • 闲话值生公:闲聊中遇到有智慧的人。

翻译

月色映照在荒凉的城池之外,江水的声音在偏僻的寺庙中回响。 贫穷让我知道人际关系的淡薄,老年让我相信佛教所说的万物皆空。 露水沾湿的叶子凋落在台阶的苔藓上,风吹动井边的桐树枝条,发出声响。 在这样的夜晚,即使没有酒,与智者闲聊也是一种享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宿于灵隐寺的静谧景象,通过月色、江声、露叶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佛教哲理的领悟。诗中“贫知交道薄,老信释门空”深刻反映了诗人的人生体验,而结尾的“不妨无酒夜,闲话值生公”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精神交流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