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中

·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 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柱:古代南方边疆的一种标志物,这里指边疆地区。
  • 毒草:指南方边疆的野草,可能含有毒性。
  • 金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一个较为繁华的地方。
  • 玉镮(huán):玉制的耳环。
  • 穿耳: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方式,即在耳朵上穿孔戴耳环。
  • 琵琶: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
  • 海神:指沿海地区信仰的海上神灵。

翻译

在铜柱南边的春天,毒草丛生, 行人要几天才能到达金麟? 谁家的女子戴着玉制的耳环, 自己抱着琵琶去迎接海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南方边疆的景象,通过“铜柱”、“毒草”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荒凉而又神秘的边疆春景。诗中“玉镮穿耳”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当地女性的风俗习惯,而“自抱琵琶迎海神”则透露出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边疆风土人情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受。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