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蠙
半夜西亭雨,离人独启关。 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 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 唯应孤镜里,明月长愁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亭:西边的亭子。
  • 启关:打开门闩。
  • 桑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 旧国:故乡。
  • 雷电:雷声和闪电。
  • 前山:眼前的山。
  • 细滴:细小的雨滴。
  • 高槐:高大的槐树。
  • 繁声:密集的声音,这里指雨声。
  • 叠漏:重叠的漏声,指雨声和计时器的滴答声混合。
  • 孤镜:孤独的镜子,比喻孤独的心境。
  • 愁颜:忧愁的面容。

翻译

半夜里,西边的亭子下起了雨,离别的人独自打开了门闩。 故乡的农事已经荒废,雷电的光芒照亮了眼前的山。 细小的雨滴落在高大的槐树上,密集的雨声和计时器的滴答声交织在一起。 只有在孤独的镜子中,明月映照出长久的忧愁面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雨夜中离人的孤独和忧愁。诗中通过“半夜西亭雨”和“离人独启关”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后文“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则进一步以故乡的荒废和雷电的闪烁,加深了离人的思乡之情和不安。结尾的“孤镜里,明月长愁颜”则巧妙地运用镜子和明月的意象,表达了离人心中的长久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张蠙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把握。

张蠙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成通中,屡举进士不第,与许裳、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历栎阳尉、犀浦令。王建称帝,拜膳部员外郎,为金堂令。后主王衍游大慈寺,见蠙壁间题诗,甚爱赏之,欲召掌制诰,为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张蠙诗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 101篇诗文

张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