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晴望

· 马戴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 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 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
拼音

所属合集

#鹳雀楼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鹳雀楼(guàn què lóu):古代名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
  • 尧女:传说中尧帝的女儿。
  • 太古:远古时代。
  • 禹凿:指大禹治水时开凿的河道。
  • 虞祠:祭祀虞舜的祠堂。
  • 鸟道:形容险峻的山路,只有鸟能飞过。
  • 龙潭:深水潭,常用来比喻深不可测的地方。
  • 行云:流动的云。
  • :驾驭,控制。
  • 心期:心中的期望或约定。

翻译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心中充满了对太古时代的怀念。 海波似乎与大禹开凿的河道相连,山中的树木遮蔽了祭祀虞舜的祠堂。 险峻的山路上挂着残破的彩虹,深水潭在夕阳的余晖中变换着光影。 如果可以驾驭流动的云朵,我愿飞越万里,去实现心中的期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鹳雀楼晴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古时代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后两句“行云如可驭,万里赴心期”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马戴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