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本立归吴门

· 袁凯
九月气已肃,蟋蟀入床下。 戺戺南来雁,寂历江上雨。 伤哉远归人,斯时不遑处。 岂惟怀乡里,茔域久蓁莽。 樵苏无可禁,奠谒旷时序。 长年抱忧感,鹔郁将谁语。 兹行遂初志,况复念勤苦。 勾吴不可见,迢迢望烟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戺戺(shì shì):形容雁声。
  • 寂历:形容寂静。
  • 茔域(yíng yù):墓地。
  • 蓁莽(zhēn mǎng):形容杂草丛生。
  • 樵苏:打柴割草。
  • 奠谒(diàn yè):祭拜。
  • 鹔郁(sù yù):形容心情郁闷。
  • 勾吴:古地名,指吴地。

翻译

九月天气已显肃杀,蟋蟀躲入床下。 南来的雁声戺戺,江上的雨寂静凄凉。 可怜那远归的人,此时无暇安处。 不仅怀念家乡,墓地也已长满杂草。 无法禁止打柴割草,祭拜也已久违时序。 长年累月怀抱忧愁,郁闷的心情无人诉说。 这次行动实现了初愿,更何况又念及往日的辛劳。 吴地不可见,遥望那烟雾缭绕的江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九月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蟋蟀、雁声、江雨等自然元素,烘托出远归人的孤独与忧愁。诗中“茔域久蓁莽”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暗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无奈。末句“勾吴不可见,迢迢望烟渚”则深化了诗人的乡愁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