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归别业

· 袁凯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 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 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 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 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 当轩释负檐,拂去衣上尘。 老夫行役久,归来志复伸。 陶潜爱清风,张生思故莼。 援笔为此诗,示我邻里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人:旅人,在外漂泊的人。
  • 负檐:肩负重物。
  • 行役:因公务而长途跋涉。
  • 援笔:拿起笔来。

翻译

郊外的园子里草已经长满了,各种花卉还在挽留着春天的尾巴。游动的丝线挂在树梢上,孤独的黄莺在水边鸣叫。我这个旅人怀念着旧时的居所,每天傍晚都独自伤感。遥望那千里之外的路途,哪里还会再去想那些辛苦呢。

心情愉快地走进园子,孩子们都来亲近我。坐在窗前放下肩上的重担,拍去衣服上的尘土。我这个久经行役的人,回来后志向再次得到伸展。我像陶渊明一样喜爱清风,像张翰一样思念故乡的莼菜。拿起笔来写下这首诗,给邻里的人们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凯从京城归来后,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和内心的宁静满足。诗中,“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生机,而“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则表达了诗人对旧居的深深眷恋。通过对比旅途的艰辛与归来的喜悦,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最后,以陶渊明和张翰的典故自比,显示了诗人对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