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春晓十首

· 陈繗
地连沧海海连天,春日朝来得最先。 千里山河开曙色,几家渔火起新烟。 槟榔树底无源水,布谷声中小熟田。 读罢小窗犹不寐,寒襟顿觉暖如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曙色:天刚亮时的光景。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槟榔树:一种热带植物,果实可食。
  • 布谷声:布谷鸟的叫声,常在春天听到。
  • 小熟田:指刚刚开始成熟的田地。
  • 寒襟:衣襟,这里指身体。

翻译

这片土地连接着茫茫大海,海天一色,春日的早晨我总是第一个醒来。千里山河在曙光中渐渐显露,几家渔船的灯火在新烟中闪烁。槟榔树下的水似乎没有源头,布谷鸟的叫声中,田地开始有了初熟的迹象。读完书后,我坐在小窗前仍然无法入睡,寒冷的衣襟突然感觉温暖如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早晨的宁静景象,通过“地连沧海海连天”的开阔视野,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心境。诗中“千里山河开曙色,几家渔火起新烟”以对比手法,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壮阔,又细腻地描绘了人间生活的温馨。结尾的“读罢小窗犹不寐,寒襟顿觉暖如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即使身体感到寒冷,内心却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温暖。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