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题

仲夏园林事事宜,寒炉香爇海南时。 閒临淳化羲之帖,细读开元杜甫诗。 石鼎飕飗时斗茗,松枰剥啄试围棋。 新篁脱粉芭蕉绿,不怕星星两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佚题:指没有题目的诗。
  • 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 寒炉:冬天取暖的炉子,这里指在夏天使用炉子焚香。
  • 香爇(ruò):焚香。
  • 海南:指海南岛,这里可能指海南产的香料。
  • 淳化羲之帖: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开元杜甫诗:指杜甫在唐朝开元年间所作的诗。
  • 石鼎:石头制成的鼎,用于煮茶。
  • 飕飗(sōu liú):形容风声或风吹过的声音。
  • 斗茗:品茶。
  • 松枰:松木制成的棋盘。
  • 剥啄:形容下棋时棋子敲击棋盘的声音。
  • 围棋:一种棋类游戏。
  • 新篁:新竹。
  • 脱粉:指竹子表面的一层粉末脱落。
  • 芭蕉绿:形容芭蕉叶的绿色。
  • 星星:形容头发稀疏,如同星星点点。
  • 两鬓丝:指两鬓的头发,丝指细长的头发。

翻译

仲夏时节,园林中的事务都显得格外宜人,我在寒炉中焚烧着海南的香料。闲暇之余,我临摹王羲之的书法,细细品读杜甫在开元年间所作的诗篇。在石鼎旁,听着风吹过的声音,不时地品茶;在松木棋盘上,听着棋子敲击的声音,尝试着下围棋。新竹的粉末脱落,芭蕉叶呈现出鲜绿的色彩,我不怕那星星点点的白发在两鬓间显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夏时节的闲适生活,通过对焚香、临帖、读诗、品茶、下棋等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新篁脱粉芭蕉绿”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又隐喻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淡然态度。结尾“不怕星星两鬓丝”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从容与豁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