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事报林县博归过五羊用饮酒韵

太白峰头太白歌,太白不归天奈何。 风雨惊回一场梦,江湖拈起十年蓑。 山僧借谕葫芦缠,武帝收功瓠子河。 若道维摩元示病,老夫当日病还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白峰:即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因山顶终年积雪,故名太白。
  • 太白歌:指在太白峰上吟唱的诗歌。
  • 风雨惊回:风雨使梦境中断。
  • 江湖:指社会。
  • 十年蓑:十年的隐居生活。蓑,指蓑衣,古代农民或隐士用来遮雨的衣物。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葫芦缠:比喻纠缠不清的事情。
  • 武帝收功瓠子河:指汉武帝在瓠子河(今河南省濮阳市境内)取得的军事胜利。
  • 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中的大居士,以智慧著称。
  • 元示病:原本就表现出病态。

翻译

在太白峰上吟唱的太白歌,太白若不归,天意又如何。 风雨突然惊醒了一场梦,社会中拾起了十年的隐居生活。 山中的僧人借用葫芦来比喻纠缠不清的事情, 汉武帝在瓠子河取得了军事上的成功。 如果说维摩诘原本就表现出病态, 那么老夫当日的病态更是多。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太白峰、风雨、江湖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太白不归天奈何”一句,既表达了对太白(李白)的怀念,也隐含了对天命的无奈。后文通过山僧、武帝的典故,进一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与超脱。结尾的“老夫当日病还多”则自嘲中带有深意,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自我放逐的决心。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