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旧雨:指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 紫菊:一种菊花,这里可能指紫色的菊花。
- 白龙池: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
- 衰俗:衰败的世俗风气。
- 中流柱脚欹:比喻在关键时刻不能坚持原则或立场不稳。
- 弄影:指玩耍或游戏。
- 稚子:小孩子。
- 请缨:请求出战,这里比喻主动承担责任。
- 男儿:男子汉,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 逍遥化:指达到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境界。
- 紫极宫:道教宫观,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道教圣地。
- 碑:石碑,上面刻有文字,常用来记载重要事件或人物事迹。
翻译
老朋友啊,我归还你那首关于紫菊的诗,秋风也随我来到了白龙池。 我应该看透这衰败的世俗人情,绝不会在关键时刻立场不稳。 玩耍的身影中,谁不是小孩子呢?但请求出战,正是男子汉的担当。 如果人间有人问起如何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紫极宫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或许有答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旧雨还君紫菊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而“秋风过我白龙池”则增添了一丝秋日的萧瑟与宁静。诗人在“应看衰俗人情破”中表达了对世俗的批判,而在“肯放中流柱脚欹”中则展现了自己的坚定立场。最后,诗人通过“紫极宫中有一碑”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 《 萧黄门书来见责久无书用旧韵答之 》 —— [ 明 ] 陈献章
- 《 夜书南安店壁 》 —— [ 明 ] 陈献章
- 《 答张梧州书中议李世卿人物庄定山出处熊御史荐剡所及 》 —— [ 明 ] 陈献章
- 《 次韵顾别驾留宿碧玉楼 》 —— [ 明 ] 陈献章
- 《 梅下杂诗 》 —— [ 明 ] 陈献章
- 《 悼区孟章 》 —— [ 明 ] 陈献章
- 《 与世卿閒谈兼呈李宪副 》 —— [ 明 ] 陈献章
- 《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 》 —— [ 明 ] 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