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咏梅

隐几日初下,东岩兴复饶。 月高寒自照,花近夜相撩。 浊酒频堪写,清弦岂易调。 罗浮在何处,魂梦与逍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隐几:指隐居。
  • 东岩:东边的山岩,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兴复饶:兴致特别丰富。
  • 堪写:值得倾诉。
  • 清弦:指琴弦,比喻高雅的音乐。
  • 岂易调:难以调弄,意指难以演奏。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省,这里指仙境或理想之地。

翻译

隐居的日子里,太阳初升,我在东边的山岩上,兴致特别丰富。 月亮高高挂起,寒冷中自然照耀,靠近的花儿在夜晚相互挑逗。 我频频举杯,浊酒值得倾诉,高雅的琴音又岂是轻易能演奏的。 罗浮山在何方?我的魂梦与之逍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对梅花的深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月高寒自照,花近夜相撩”一句,既展现了梅花的清高孤傲,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自赏。后两句“罗浮在何处,魂梦与逍遥”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