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春部书复至顾别驾以两司之命来劝驾用旧写怀韵赋诗见示答之
名教可尊谁敢后,少年空有气凌云。
得终残喘留将母,直拟孤诚死报君。
俗变唐虞今日计,德高尧禹万方闻。
太平何处无歌颂,卧听蓬莱击壤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部书:指官方的文书。
- 顾别驾: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
- 劝驾:劝说或鼓励某人出仕或从事某项工作。
- 旧写怀韵:指以前写的诗的韵脚。
- 气凌云:形容志向高远,气势磅礴。
- 残喘:指余生,剩余的生命。
- 将母:奉养母亲。
- 孤诚:孤注一掷的忠诚。
-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古代的贤君。
- 尧禹:指尧帝和禹帝,古代的贤君。
- 万方:指全国各地。
-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可能指民间的娱乐活动。
翻译
官方的文书再次到来,顾别驾受两司之命来劝我出仕,他用我以前写的诗的韵脚赋诗见示,我回答了他。
在名教中,谁敢落后,年轻人空有气凌云的志向。 我得以保留余生奉养母亲,只想孤注一掷地忠诚报答君主。 改变唐虞时代的习俗是今日的计划,德行高于尧禹的消息传遍四方。 太平盛世何处没有歌颂,我躺着听蓬莱仙境中击壤的勤劳之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教的尊重和对年轻时志向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君主的忠诚。诗中提到改变唐虞时代的习俗和德行高于尧禹,显示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道德的崇高追求。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太平盛世的歌颂和蓬莱仙境中的勤劳之声,表达了对和平繁荣时代的赞美和对勤劳美德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