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育雏于贞节堂东壁壁高且危二雏堕地下乃就而哺之悲鸣徬徨如在无人之境予怜之取雏纳之巢纪以是作

将雏无力上榱题,声断残阳翅忽低。 高栋托身君亦误,鹪鹩安稳只卑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鸲鹆(qú yù):一种鸟,即八哥。
  • 雏(chú):幼鸟。
  • 贞节堂:诗人家中的一个堂名。
  • 榱题(cuī tí):屋椽的端头,通常指屋檐。
  • 残阳:夕阳。
  • 高栋:高大的房屋。
  • 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比喻安于简朴的生活。
  • 卑栖:低矮的栖息地。

翻译

八哥在贞节堂东边的墙壁上育雏,墙壁又高又险,两只小雏鸟不慎坠落到地面,八哥便下来哺育它们,悲鸣着徘徊,仿佛身处无人之地。我心生怜悯,将小雏鸟拾起放回巢中,因此写下这首诗。

八哥无力将雏鸟送上高高的屋檐,夕阳下,它的叫声断断续续,翅膀忽然低垂。 在高大的房屋中安身,你也许是个错误,鹪鹩只在低矮的地方安稳栖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八哥育雏的动人场景,通过八哥无力将雏鸟送上高檐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母爱的伟大。诗中“高栋托身君亦误”一句,借八哥在高楼的困境,隐喻了人在高位的无奈与危险,而“鹪鹩安稳只卑栖”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独到见解。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