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上海县

· 袁凯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 清砧自是逢秋起,白骨何由远道归。 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 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舟次:船只停泊。
  • 上海县:古代地名,今上海市一带。
  • 惊风:突然的强风。
  • 乱鹤飞:形容鹤群因风而乱飞。
  • 千村:许多村庄。
  • 霜露:霜和露水,指秋天的寒冷。
  • 霏霏:形容霜露密集的样子。
  • 清砧:指秋天的捣衣声,砧是捣衣石。
  • 白骨:指战死者的遗骸。
  • 远道归:从远方归来。
  • 戈甲:兵器和盔甲,代指战争。
  • 蝼蚁命:比喻微不足道的生命。
  • 虎狼威:比喻残暴的统治或权力。
  • 自怜:自我怜悯。
  • 中宵:半夜。

翻译

船只停泊在上海县,海上突然刮起强风,鹤群被吹得四处乱飞,许多村庄上空霜露密集。秋天的捣衣声自然是因为季节而起,但战死者的遗骸怎能从远方归来?战争只残害了微不足道的生命,而江山最终还是落入了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我怜悯自己日渐老去,更何况半夜时分泪水湿透了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通过海上惊风、霜露、捣衣声等意象,传达出深沉的哀愁和对战争的控诉。诗中“戈甲只残蝼蚁命,江山终属虎狼威”一句,既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也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结尾的“自怜此日身将老,况复中宵泪满衣”则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悲叹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感受。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